“赋值法”广泛运用于行政能力测验中的“计数相关问题”、“经济利润相关问题”、“几何问题”、 “比例问题”、 “浓度问题”等常考的题型:
第一种题型涉及混合情况的“计数相关问题”
例1、王处长从东北捎来一袋苹果分给甲乙两个科室的人员,每人可分得6 个,如果只分给甲科,每人可分得10个。问如果只分给乙科,每人可分得多少个?
A、8个 B、12 个 C、15个 D、16 个
答案:C 解析:题干中涉及到甲乙两个科室及苹果,似乎比较复杂,但不管怎么分苹果,苹果总数和甲乙科室的人数是相对不变的,故我们可以设定苹果总数为定值即30(题干中6和10最小公倍数),那么其他相关数字即可赋值:苹果总数=30个
第一种分法: 30/6 =5 人 甲+乙 = 5人
第二种分法: 甲科室 30/10=3人 则乙科室=5-3=2人
那么只分给乙科,每个人可分得苹果=30/2=15个 故答案选择C
提示:在涉及到“计数问题”题型时,假设的未知数用最小公倍数以简化计算。
第二种题型是和经济利润相关问题
例1、两家售货亭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商品。一星期后,甲售货亭把售价降低了 20%,再过一星期又提高了40%;乙售货亭只在两星期后提价 20%。这时两家售货亭的售价相比?
A、甲比乙低 B、甲比乙高 C、甲、乙相同 D、无法比较
答案: A 解析:题中所涉及到的是甲乙两个售货亭由于不同的售货方式而产生的售价不一样的问题,那么通过以下的赋值来确定两家最后的售价。假设甲乙两家原来的售价都为100元,则后来两家的售价为:
甲售货亭:100*(1-20%) *(1+40%)=112元
乙售货亭:100*(1+20%)=120元
120>112 故答案选择A
第三种题型是几何问题
例1、如图所示, 梯形ABCD, AD∥BC, DE⊥BC, 现在假设 AD、BC的长度都减少 10%,DE 的长度增加10%,则新梯形的面积与原梯形的面积相比,会怎样变化?
A、不变 B、减少1% C、增加 10% D、减少 10%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几何中关于面积的问题,且题干中只告诉了上、下底和高的变化情况,而没有具体的数字,那么通过以下的赋值来确定上、下底和高的变好及所产生的面积的变化。 给予上、下底和高赋值分别为10、10、10,则原来和变化后的情况如下:
原来 上底=10 变化后 上底=9
原来 下底=10 变化后 下底=9
原来 高=10 变化后 高=11
原来 面积=100 变化后 面积=99 则后来面积减少了1%,选择B答案
提示: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题型。
第四种题型是浓度问题
例1、一杯糖水,第一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糖水的含糖百分比变为 15%;第二次又加入同样多的水,糖水的含糖百分变比为 12%;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水,糖水的含糖百分比将变为多少?
A、8% B、9% C、10% D、11%
答案:C 解析:从题干可知由于加水而导致含糖浓度变小,但加水的过程中含糖量是恒定不变的,故赋值含糖为60克(15与12的最小公倍数),那么其他相应的量也赋值如下:
第一次加水:60/400=15%,即第一次加水后的溶液为400克
第二次加水:60/500=12%,即第二次加水后的溶液为500克 由此可知,所加入的一定量的水=100克
故第三次加水: 60/600=10% 故答案选择C
提示:这是一个同溶质加水的问题,故可赋值溶质为一个定值。
赋值法总结:虽然目前行测中的“数学运算”依然是公务员类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其所要表达数量关系的文字中,包含各种复杂的关系,提醒大家在面对比例问题、计算问题等时,如果题干中没有明确的数字,我们可以用通过赋值,从而简化计算即可求解。